贤宗法师 :江上船

时间:2014.09.24 来源:EMBA办公室

贤宗法师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香海禅寺住持EMBA10 春季 1 班校友

相信每个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即在某种境遇中,无法面对自己。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心理预判,而是为人皆需反思的命题之一。

什么是“自己”?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局限,自己的目标……每一种与“我”有关的先见被认为是属于“自己”的。学问越高,越聪明,越能干的人,对于自我的主观认定就会越强。因为在理论研究或社会实践中深知自己比一般人更为睿智,甚至可以领导一些人,征服一些人,使一些人为自己办事或使许多人歆羡仰慕。长此以往,那个关于“自己”的认知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扩大化了。就像审美的扩大化一样——对于所爱慕的审美对象,总会得出远远高于客观实际的价值判断。自我的扩大化往往随着社会地位或精神地位的确立而发生。换言之,后天所取得的成就很容易使个体的自我意识充分膨胀,有时会过高评价自己,有时会执着己见,甚至出现处事的偏激。包括我在内,也是一样,总是认为自己的判断正确。

人最大的潜能在于内在精神的开掘,而不在于外部世界的名闻利养。鸡蛋从外打开是食物,从内打开是生命。人从外在去分辨事物叫做聪明,从内在观照自我叫做智慧。

禅宗要求从内在发掘自己的潜能,审视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智慧。菩提达摩被誉为禅宗初祖。他原是古印度香至国的一位王子,后出家在般若多罗尊者门下开悟。北魏时,东来传道,曾在嵩山少林传播禅法。他在五乳峰高临山顶的一个天然石洞,面对石壁,盘膝而坐禅修九年。什么是达摩面壁义?面壁就是专注一境,以石壁作为心灵的理想范式进行内观的修行,使心如石壁,禁绝杂念侵入,以达到灵台空明的无我之境。

回想一下,自己在什么时候最能洞若观火,做出英明的决策?多方接受杂乱意见时还是一人独处冷静、沉着地全面思考之时?显然是后者。嘈杂的环境中,能把问题思考透彻吗?唯独闭门,弃绝外界的一切干扰后,问题的前因后果才可能渐渐变得明朗起来。

思维只有在静定的状态下才能打开,禅要求进入到定的状态之中,身心灵三者同时进入静定,打开人生的种种局限,打开自己的心量。禅宗寺院中常常能看到四个字 :“常行观照”。观照就是收摄外缘,审视自己的内心。这不是理论的增加,而是一种力量的引导,这种力量即是内观所产生的巨大潜能。

内心的澄明比外人的高见更为重要,正如信念比粮食更为重要一样。粮食可以疗治身体的饥饿,却无法救赎心灵的痼癖。唯有信念、信仰,可以使人重新找到人性的根柢,找到灵魂的底色。如同树木需要根基,泉水需要源头。

《论语》远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更多的是人信念的传承。在这些殷切的话语中生存下来,从先秦至当代,直达每一个君子心底的,正是儒家恒久的信念。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对于后世影响之重大。孔子以“仁”为学说之根本,在《论语·学而》中,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以仁爱为基础,强调孝、悌、谨、信,要求先确立人格上的优秀品性,确立起光明正大的人生格局,然后若有余力,再来谈文学,谈文化。他的这一主张今天看来十分智慧,因为即使有知识,有文化,但缺乏灵魂,仅靠灵气所做出的学问即使再妙笔生花、言论滔滔,也不能久传于世,正所谓人们常说的 “文人无品”。 

阴阳的思想,揭示出人性总显示出两面性。好比静与动,静增则动减,动增则静减。如果太过重视操作和实践,就很少有时间去静思,这就是动增而静减的情形。如果一个企业的掌舵人每天纠缠于具体事务,就很少有时间去想企业的现状、愿景、战略等等。总裁最应该静下来、闲下来,便于准确地捕捉商业前景、市场动向。观照自己有一些特定的方法:一般包括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后三者最为重要。如果坐下来就要去找遥控器,就要去玩手机,说明心深陷惶恐与孤独中无法自拔,像野马一样奔腾,像尘埃一样飘荡。

禅宗常常教人追问自己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往哪里去?”做事情必须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明了自己的现状,清楚自己的愿景。这些明白的洞察从哪里来呢?从静定中来,从观照中来,从参悟中来。

佛教常说“明心见性”,这四个字归根到底就是“慧”。不断地扫去心上的尘埃,使被世事牵萦的无明之心变得明慧若神,就是明心见性的过程。从渐修上说,如同神秀大师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从顿悟上讲,则是慧能大师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两种修证法门,相辅相成。顿悟之前要经历无量劫渐修的功夫,方才能形成大根器而得到究竟的智慧。

拂拭扫尘的功夫要做,本来无物的思想也要参。本来就在幸福的终点,何必营营碌碌,再去听什么关于幸福的课呢?心本来清净澄明,何必再添加无数烦恼而反以为乐呢?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购买能够带来一种快乐,得到能够带来幸福。真是这样吗?购买往往是忧惧的开始,得到常常是失去的起点。妄图心外求物而期望生命幸福,最终只是南辕北撤,南柯一梦。

乾隆皇帝一次南游出巡至金山寺,与法磬禅师一起站在长江边,问禅师:“长江一天有多少艘船经过?”禅师答:“两艘船!”皇帝不解 :“怎么会只有两艘船?”禅师一笑 :“一艘为名,一艘为利。”世间名相哗然,现象纷纭,常常无从计数。一生中要遇到多少人,经过多少事,屈指数来,仿佛三天三夜不能数尽。因此,要具备佛教减法归零的思维,就像法磬所言 :“江上二船,一艘为名,一艘为利。”将纷纷繁华勘破,剩下蝎子栖于空花而已。拿得起不算什么本事,放得下才见此中三昧。

心中本来充盈着无限智慧,为何要像乞丐一样向外去乞讨?本来已有居所安身,为何要攀缘诱惑而追求别墅?两块钱就能吃饱,为何要追求十万元一餐的奢侈?此乃不明自心,不明自性,不明精神境界的缘故。

内心不丰足,才需借助外物来粉饰;不相信自己的才能,才会去争取无数的虚衔;心灵不够美丽,才喜欢用华服装扮;内心贫乏,才会佩戴奢侈品引人注目……实际上最后都沦为了别人对附庸装饰的评判,而非欣赏个人之本身 ;让别人来品评自己的外表,而不是欣赏个性。内心不丰盈实际上就是乞丐,如果无法满足,则永远成为一个乞讨者。自己是否曾经思考过事物存在的基本规律,反观过内心呢?唯有追问根柢,才能真正走好未来的道路,实现终极目标。

很多人觉得佛教思想悲观、消极,甚至有人指斥佛教为社会的寄生虫。其实不然,佛教思想能带领我们思考宇宙运行、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只有掌握这种究竟智慧,才能挺立于天地之间,在光明正途上更加长远地走下去。

要了解宇宙智慧,就要观察山河大地,观察一草一木因何如此。树木最重要的是树冠吗?不是,而是根基。我曾做过这样愚蠢的事情 :把外面已经长成的参天大树费尽心思移植到寺院中来,并感到欣然自得。但是,台风一来,暴雨时至,便开始担心起来——根基很浅,偌大的树冠非常容易倒塌。只有根深蒂固的树木才是真正的参天大树,一切移植而来的东西,毕竟是牵强附会之物,缺少根基。长在原点的大树才叫参天大树,树冠有多大,根就有多深。特别是一些长在沙漠中的树,外面的树冠可能只有两三米,根系却深植到二三十米深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可能稳固不动。

思想也是一样,如果抱定拿来主义,从往哲先贤那里拿来一讲了事,这叫什么学问?只是他人的传声筒而已。因此,做学问,搞研究,阅历非常重要,尤其是苦难的阅历。德行更是如此。古话说“厚德载物”,如果一个人名望很大,德行如纸薄,能在这个世界留存多久的美名呢?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一个人深厚德行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