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文:远方的梦想,从事业到志业

时间:2013.11.28 来源:EMBA办公室

我喜欢歌唱,从小唱到大; 

我热爱公益,但我算不上慈善家;

我有远方的梦想,我愿为它遍走天涯…… 

她, 出生于台湾, 拥有一个事业,两个志业。与她交换过名片的人都知道,她总会准备三张名片:一张是曦爵董事长的职务,一张是VocalAsia 理事长的职务,另一张则是为中国麻风协会所作的一首歌词。

她,口才出众、气质大方、坚韧刚强;她, 既拥有出众的艺术涵养,也拥有过人的商业头脑。作为一家制鞋企业的掌门人,三十多年来,她凭着满腔热忱在上海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鞋业王国。2000 年她的公司首次成为沃尔玛最佳供应商;同年,她成为中国麻风协会终身义工,为国内麻风病人服务;并在台湾成立了自己的合唱基金会……十几年间,她不断推动着制鞋“事业”和慈善、音乐“志业”的发展。从事业到志业,远方的梦想从未停歇。

她,就是台湾曦爵股份有限公司(CJC HT) 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交大安泰EMBA 首届校友—— 陈凤文,被同学们尊称为“凤文姐”。不是慈善家,但愿做慈善的桥梁在陈凤文看来,慈善要亲历亲为。如此,快乐才会来到你身边,收获才会更大, 施比受更有福。在她身边,有很多企业家没有时间,却想帮助别人,而正好有人需要帮助,陈凤文就把自己归类于“中介”这样一个桥梁人物。“我不是慈善家,都是随意做、随手做、随时做,从来没有去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陈凤文总是谦虚地说道。

最初接触麻风病人,是在大学毕业时随唱诗班一起去,她感觉非常震撼。为了给病人更多一些温暖,之后她常去看望他们,“刚毕业时没有任何经济能力,只能在精神上帮一点忙。”直到2000 年, 国外基金会愿意到大陆来,而当时她到大陆已经15 年左右,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对这一块了解也比较多,感觉有责任把钱用在对的地方,就正式投入进去。第一次到麻风村,她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来:“我是做鞋的,为麻风病人制作适合他们的鞋子,这是我的使命。”十几年来,陈凤文的爱心足迹遍布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各个贫困偏远地区。除了捐资,她还为山区麻风村的病人制作特殊的鞋子以便其行走,为麻风病人子女兴建学校而四处奔波筹款。

一开始发现孩子们需要帮助,她不好意思去求人,就自己咬着牙去养,也不知道养了多久。“ 后来想想实在很可笑,其实慈善是需要扩散的,需要让大家都知道、都参与。” 在陈凤文的影响下,公司几乎每个员工也都参与进来,帮助处理具体事务。陈凤文给大家一个理念:不要认为没有拿钱出来就没有介入慈善,因为大家在工作上让她放心了,才能去做更伟大的事。“ 我要上山是因为你们允许我上山,如果公司有各种大事小事需要我去忙,我哪里去得了?所以全公司是我最大的助力!”但仅靠个人和公司的力量是微薄的,上海交大EMBA为她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平台。“这里集合了很多有能力、有力量为社会奉献爱心的精英人士,能凝聚起他们的爱心共同伸出慷慨之手回报社会,这是我就读EMBA 的最大收获。”陈凤文说,她要让每一分爱心钱款都落到实处,“我不求做大,但务必要做实” 。 

当时,班级同学每月聚会都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环节:选择两位同学谈谈自己的行业、理念和想法。当轮到陈凤文时,她谈到了正在从事的大陆麻风慈善工作。当场,很多同学表示愿意加入,她便承诺自己一定亲自把每一分钱用到该用的人身上,并每年反馈给大家。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因为有了同学们的捐助,她加大了投入力度,真正深入了慈善事业,把自己当成了慈善的桥梁。在她看来,这是一种责任。“ 我会先认养所有需要帮助的孩子,甚至全班认养,列出名单,再由大家根据各自意愿分担出去,最后自己承养所有剩下的孩子。”目前,陈凤文准备做一个公益基金会, 旨在保障未成年儿童的权利,比如被父母双方虐待,别人无法伸手帮助的孩子们;被性侵的女孩,每次出庭即便胜诉,都是对身心的伤害……她希望在法律还无法给予他们足够保护之前,能够用基金会提供一些安抚、一些补偿,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不是艺术家,但愿做艺术的推动者

《远方的梦想》是陈凤文准备开始深入慈善志业时,两个女儿为自己写的一首歌,姐姐作词,妹妹谱曲。这首歌令她感动,女儿和自己的心那么接近,完全写出了自己对山上那群孩子的感觉,诠释了对慈善的热爱、对音乐的追求。陈凤文曾说:“快乐不是一个梦想,它可以变成一个事实。从歌词里就可以看出一点一滴的爱心是可以汇聚成海洋的。梦想与其说能否达到,不如说我们永远在路途中,永远有不同的人、不同的对象需要我们给他一个梦想。”

陈凤文从小就对艺术特别有感觉。“ 我喜欢唱歌, 从小唱到大, 一直参加合唱团。” 大学的合唱团, 每一年作为一代, 她是第5 代, 现在是46代。她现在每年还回学校,去看看学弟、学妹,提供一些所需的帮助,几十年下来就像一个家庭。2000 年,陈凤文和学弟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合唱基金会,并在世界考察时于奥地利发现了“ 阿卡贝拉”。阿卡贝拉拥有几百年历史,曾是教堂清唱的声乐。当时,她便直觉这将会是未来年轻人最流行的音乐形式,便开始在台湾积极地推动。十几年来颇有成果,成立了大约60 多个团。后来引入上海,并将整个平台扩展到全亚洲,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纷纷加入了这一联盟。“这是一种很特殊的音乐,是古典音乐的流行化。”

如今,阿卡贝拉舞台不仅是个艺术的舞台,同时也成为一个慈善的舞台。十几年来,陈凤文组织的多支合唱团队与奥地利、欧美等国经常开展文化交流。她也经常利用各种演出的机会,宣传麻风病人的境遇,争取更多社会善心人士的帮助。“实践证明,将文艺与慈善相结合,有时能唤起更多人的共鸣。”陈凤文也曾为交大举办了多场音乐大师讲座,同时她又是维也纳大师班协会的国际赞助人,该会长期为各国有音乐天分的青年作进阶大师级的培育,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许多今日的音乐大师年轻时都曾受惠于此。陈凤文的企业管理模式也得益于音乐与合唱。整个办公环境的布置充满艺术感,上班时背景音乐不停,“我相信音乐的力量,它让大家平和。”同时,合唱除了音感还需要与同伴的配合,这种合唱观念会让人无形之中很自然地关注每一个人,并带动整个团队。“企业负责人就如同一个指挥家,指挥着一场最精彩的演出。” 在她看来, 企业还要关心员工的家庭状态,关心他们的情绪,给他们温暖的感觉。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与员工形成这样一种互动,就可以增加很多内聚力。

一念之间,拉近心的距离选择交大EMBA 继续深造, 陈凤文坦言突然感觉整个人的气息都年轻许多。同时,也是选择了一种工作的“退场”机制。她把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描述为“不务正业”,“事业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在努力打拼到一定阶段后,我把更多花费和精力投入到喜欢的慈善和音乐上。”

在陈凤文看来,EMBA 是一个平台,理论学习只是一个基础,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头脑风暴, 激发火花,从而创造出更新的事物,这是她觉得最好的一种教育方式。同学们来自各行各业,每个人都勇于表达,很多人还很年轻就在行业里达到了很高的地位。当听他们讲出心声,如同自己的孩子,也更深入地理解了自己的员工,使本就和谐的企业关系变得更为圆融。“ 交大永远是与时俱进的, 随时关注着校友的需求。希望今后的课程与活动中可以增加更多人文方面的因素。”同时,她也希望交大EMBA 的学弟、学妹们能从现在就开始思考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自己的志业在哪里,从年轻时开始建立,找到一生的志业。

责任编辑:EMBA办公室 廖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