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继军:做一个“有德”的新闻人

时间:2013.11.29 来源:EMBA办公室

《同窗》:您曾说过:“ 当记者, 是我儿时的梦想。” 自1994 年加入《人民日报》记者部至今,近二十年的新闻工作,给您带来了哪些收获?您的新闻理想又是什么? 

余继军:我进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记者。所有的事业收获和人生感悟都来自于新闻工作,都与新闻工作紧密相连。新闻工作能够贴近社会脉搏,能够时刻与不同的人群打交道,提供了历练,丰富了人生,既改变了自己(它让我变得更加宽容, 更加理性),也帮助了他人和社会。记录历史,推动进步,我想这应该是新闻工作的魅力所在。

二十年的新闻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是1998 年初的张家口地震,那是毕业三年多的第一次突发事件采访。晚上九点接到命令出发,凌晨两点多赶到震中张北县城。当时,张北灾区零下三十多度, 余震不断,惨状历历,房屋东倒西歪,叫声与哭声响成一片,我清晰地记得人们身上的血迹都冻成了暗红的疙瘩和线条。当天我连续工作20 多个小时, 不间断在灾区穿梭,采访受灾群众和救灾军人,回到县城发稿才发现自己还没住下呢。这样的工作大约持续了一周,锻炼特别大,感触也特别深,不仅没觉得辛苦,反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你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手中的笔是有力量的,它能呼吁全国人民一起来支援这个苦难的地方和苦难的人民。

2010 年在告别我们一线的记者队伍时, 我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在这样一支独特的队伍里,我曾在冰天雪地中穿行过地震灾区,面对过滔天洪水,忍受过极度干旱;在这样一支独特的队伍里,我曾冷静面对过掌声的喧嚣,深刻品尝过孤独的苦涩;在这样一支独特的队伍里,我曾在粗茶淡饭里咀嚼过坚强,在觥筹交错中锤炼过忠贞。” 告别采访一线, 我依依不舍。

新闻报道的威力是很大的,也许你是百无一用的一介书生,可能手无缚鸡之力,但你可以用你手中的笔来创造价值、影响他人、记录历史、推动进步,甚至改变世界。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作为新闻工作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成为舆论的引导者,而不是一味哗众取宠,迎合媚俗。能够充当这样的角色,能够在《人民日报》这个广阔平台上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是我一生的荣幸。

《同窗》: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是中国第一大报,也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您认为该报作为主流传播媒体,最重要的使命和核心理念在哪里?

余继军:《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人民日报是我们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宣传思想战线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它的社论就代表党中央的声音。现在各类媒体繁多,甚至人人都是自媒体, 都有麦克风,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社会舆论鱼龙混杂。在这样的情境下,《人民日报》应该成为中流砥柱、定海神针,在风云激荡中引领思想,在众声喧哗中回应民意,在碎阅读时代提供完整信息,在浅阅读的时代提供深刻思想。当今的中国,需要完整和平衡的信息,需要深刻和理性的思考。

如果你看《人民日报》, 你会注意到《人民日报》今年推出了每天一块的评论版。它一改以往四平八稳的旧态,不端架子不摆姿态,用流行的语言说大家关心的话题。比方前一段推出的“ 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的系列评论,就广受好评。第一篇是《有“ 问题意识”, 也要有“ 过程意识”》,告诉人们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也要去认真解决问题,但还要有过程意识。解决问题是需要过程的,不要急功近利, 要有平和、理性的心态。我经常讲,看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要看它是不是在进步,并为它的每一点进步欢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显然是一天比一天进步,难道不应该更多地看到它的进步并为之欢呼叫好吗? 一味地去抱怨、批评和指责,不利于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国家进步,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大的新闻平台,全国性的第一张大报,有责任引导舆论,凝聚共识。

《同窗》:报纸作为传统媒体, 如今面对新媒体越来越猛烈的冲击,该如何转型?未来的前景和生命力又在哪里?

余继军: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是当下传媒业界的热门话题。如今的新生代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已不再是纸质媒体,而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类新媒体,如果固守纸媒这块阵地必定是死路一条。不是新闻死了,而是纸张这个媒介死了。转型不是取代和替代,而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通过新的媒体介质,我们的声音可以传得更快、更远、更深入、更丰富。可以说,新媒体给传媒产业提供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人民日报》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是走在前列的。报社领导思维敏锐,方向坚定。1994 年人民日报就创办了人民日报网络版,去年人民网上市,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的第一家,它是人民日报进军新媒体的第一个大手笔。第二个是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开通一年多,已成为所有官方媒体中粉丝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官方微博平台。第三个就是电子阅报栏,目前我在负责这一块工作,就多说几句。

2009 年,《人民日报》社提出建设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项目并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准。2010 年在上海世博会试点,采用卫星传输技术和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同年11 月在广州亚运会试点, 开始运用3G 技术,铺设100 个阅报栏,并加入一些赛事服务信息,成为亚运会的官方信息发布系统。两次试点的成功,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2010 年底注册成立了人民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展了电子阅报栏的全国铺设。电子阅报栏项目以技术为动力,以市场为手段, 目前已在全国10 个省市开展建设,主要针对党政和高校渠道,终端屏幕数量已接近两万块。计划2020年全国铺设100 万块, 遍布全国城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户外新媒体。

《同窗》:近几年,“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您能大概介绍一下吗?

余继军:“ 人民日报校园行” 这项活动是由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主办的,目前已走了全国十多所著名高校了。它的出发点是希望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人民日报,知道人民日报是一张什么样的报纸。眼下很多青年学生已经不再看《人民日报》了,他们要么不屑,要么反感,但其实都没有认真看过。我参加了四所高校的校园行, 参加的青年学生莫不惊讶:“ 原来《人民日报》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啊! 这么牛的社论居然出自80 后之手啊!”作为新闻界的“老大”,《人民日报》能放下身段,主动走进校园,推介自己,本身就证明了它的活力和魅力。

目前,我正在积极推动《人民日报》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双方都抱有极大的热情,希望今年年底能够成行。我也是交大学子,有推动双方建立更密切联系的义务。我想,《人民日报》可以给交大提供更多的时政信息和新闻报道,推动交大的发展,放大交大的智慧力量;交大则可以为《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提供多方面的智力支持、深度分析,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同窗》:您曾获得中国社科院新闻学博士学位,可谓起点非常高。那么2011 年,您是抱着怎样的初衷选择交大安泰EMBA 继续深造呢? 两年的学习对与您的事业有哪些助力?

余继军:2010 年我的职业生涯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一直负责的新闻采编工作转向企业管理, 这一过程我很不适应。新闻作为“事业”是不计代价和回报的,必须深入现场;而企业管理则一切都市场化了,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开始我有点惘然,基本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直到上了交大安泰EMBA。

在交大安泰EMBA 读书的两年时光, 我收获很大。课程学习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和指导。参加EMBA 学习不仅可以学习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可以结交各方朋友, 分享智慧和机会。我觉得,EMBA 教学和校友会两条线应该并驾齐驱,既打造一个学习平台,更打造一个校友活动的平台,这是一条情感维系的纽带。比如走过戈壁的同学之间会滋生出一股血浓于水的感情。两年间,我也很荣幸地成为2011 秋季3 班班长。我们班属于慢热型,一开始静如处子,如今动如脱兔,形成了颇具宽容心和凝聚力的班风。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在这样一个精英集体里,不是你的金钱比别人多,不是你的地位比别人高,而是你比别人更有耐心、更有热情。大家之所以会团结在一起,共同来维护整个班级的融洽、和谐,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包容,说得大一点是“以德服人”。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收获最大,觉得自己在德行方面有所提升。

《同窗》:能简单分享一下您的人生理念和兴趣爱好吗?

余继军:我出生并成长于一个部队家庭,从小就偏好文科。初中时是班报主编,办过黑板报和油印小报。我从那时起就开始热心投入“新闻事业”,乐此不疲。平时看看书、喝喝茶,适当运动,可以说动静皆宜。我的座右铭是“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要因为得到就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失去而自贱自轻,人生还是要从容一点、平和一点。另外,我经常引用英特尔公司创始人诺伊斯的一句话:“ 莫为历史所羁绊, 放手而为创绚烂。” 乔布斯说过: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们应该做出一点绚烂的事情,要敢于突破,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我特别喜欢交大EMBA“ 培养有德的领导者” 这一使命, 中国目前缺少企业家精神。真正的企业家不应惟利是图,而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成为改变世界、推动美好生活的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EMBA办公室 廖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