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舶来品牌生根发芽

时间:2013.12.03 来源:EMBA办公室

9 月初,我有幸聆听了余明阳教授的品牌课程。其实自六月中,拿到这学期的课程表时,我就一直期盼着这次上课。理由较为功利:我所在的《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以下简称:哈评)一直被品牌问题所困扰。 

现在的哈评是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与《财经》杂志合作的版权合作刊。美版哈评在国际上的地位毋庸置疑,这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已经深有体会,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对我们礼敬有加,采访需求都会尽力满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所有中国的公司对我们都极为冷淡,原因很简单,就是它们对于哈评的品牌没有认知,会将我们同其他的商业类或财经类媒体等同视之。

这种对于品牌的不认可,不仅给我们的内容,更给我们的经营造成了困难。2013 年虽然还未结束,但哈评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经营任务,这在整个媒体,特别是纸媒经营大幅下滑的现在是难能可贵的;而我们的发行量也在一年之内达到了15 万。这对于一本新刊来说,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但在奇迹的背后是更多的隐患,我们的广告客户中大部分是跨国公司,国内广告商很少在我们这里投放。如果哈评想在中国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拿下这些本土广告大户。但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并无特别的良策。但上过余明阳老师的课,我发现我们的症结所在。我们在品牌建设的定位环节并未出现问题,我们锁定的目标人群分为三类:资深战略家、独立思想家和职场新星。但我们欠缺的是没有找到适合的渠道去接触到这些读者或是潜在读者。哈评与其他刊物显著的区别就是,我们的读者极有可能是我们的作者和/ 或广告客户,而我们的作者肯定是我们的读者。

但中国企业众多,如何才能通过快捷的渠道迅速找到读者,并让这些读者了解我们,认可我们。这是一大难题。依靠形象广告(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广告方式)以及举办会议或者活动的方式,都不能快速实现我们的目标。但学完课程我发现,我们一直没有利用好商学院这一渠道。MBA 教育在中国已20 年,接受过MBA、EMBA 教育以及EDP 教育的人士众多。而且这些人士中有很多实在我们目标公司甚至是标杆客户公司中担任要职,我们只需对这些校友产生影响,就可以实现对目标客户的影响,至少目标客户对我们的品牌认知会有很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因为,个商学院必须成为我们的重要渠道。

具体来说,这一想法可以有两个层面的细化。首先从内容角度出发,哈评可以推出《走进商学院》这样的栏目,报道中外知名商学院,从而加强和商学院的沟通和联系,也就是让渠道了解哈评,认可哈评。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联合知名商学院举办针对性强的系列活动,扩大在学院和校友中的影响,并产生现场互动,从而让终端客户认知并认可哈评的品牌。这样也可以反哺内容,解决内容接地气不足的问题。这些仅仅是我的初步想法,现学现卖。

责任编辑:EMBA办公室 廖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