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

时间:2014.02.27 来源:EMBA办公室

2012年10 月18 日-19 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2012 年第四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在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演讲厅开幕。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成思危,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常务副校长林忠钦等出席论坛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在会上致欢迎辞,周院长在致辞中提到:在当今世界经济比较疲软的状态下, 现在的新兴市场却为全球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这些新兴的国家甚至在全世界的发展过程当中取得了领导地位, 也是确立了全球经济的格局。因此将今年论坛的主题定为了:“新兴市场中的商学院教育”。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3 1 个国家,2 0 0余位知名商学院院长的共同参与, 其中演讲嘉宾包括3 4 位来自北美、欧洲、亚洲、澳洲、金砖五国的顶级商学院院长, 以及A A C S B、E FMD、AMB A 等国际著名商学院组织领导人。

张杰:树百年风范,创一流大学

在全球诸多领域中, 来自新兴市场的需求是引领全球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以“ 金砖四国” 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际地位的不断突出, 新兴市场的商学院教育也将成为一个风光无限,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我们也相信商学院的教育在新兴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并具有蓬勃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

对于上海交通大学来说, 我们的前身是南洋公学,这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学府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已有百年历史, 而我们的很多优秀毕业生也在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各个专业、行业中都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大学很多杰出的校友,包括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等等, 他们不断为中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包括学界、政界乃至其它行业。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有社会责任和广阔视野。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当中, 上海交通大学也为未来制定了发展的蓝图, 我们会不断地把我们的大学创建成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的论坛一直在探讨如何把我们的商学院不仅仅办成一个学术研究的地方, 也会在向各商学院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究相关的解决方案, 能够让我们商学院的研究有更系统、更前瞻的角度, 我们也非常希望商学院的教育能够更多体现出我们全球化的特色,希望我们的论坛能够取得成功, 为我们未来全新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张杰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共产党第17届、18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代表。

张力奋:加强商学院质控,提升中国商业教育市场

从FT 发布的最新商学院排名来看( 根据我对金融时报排名方法的了解),发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主宰着商学院的市场。15 年前,美国商学院都觉得它们应该更加全球化, 而欧洲商学院却说它们必须做更多政策方面的研究。这些年欧洲商学院排名不断上升, 而美国商学院排名却不断下降。因为美国大学似乎更加偏重于研究方面,比如美国加州大学都是排名全球前十的大学。美国商学院还是不断强调全球化, 这样的情况好像是对于当年的小小讽刺。

十年前亚洲管理学院崛起, 一个是中国的中欧商学院, 一个是香港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就在今年, 我们看到亚洲商学院成为了一批黑马, 闯入了全球最顶尖管理学院的圈子。中国商业教育扩张速度如此惊人, 而且在全球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我们对此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 比如很多中国的MBA 和EMBA 项目, 特别是EMBA 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 有一些重点更多是在所谓俱乐部效应上面, 而不是知识方面。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商学院质控到底做得怎么样, 特别是一些国产的商学院。中国商学院的未来是我们作为FT 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个领域考虑, 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提出来的。我认为, 不管从录取学生的比例还是学生的质量方面来说, 中国的EMBA 项目主宰着中国商业教育的市场,所以我们要以中国EMBA 的成功来提升中国的MBA, 从而整体提升中国商业教育的质量。

张力奋个人简介

复旦大学毕业,现任英国《金融时报》Associate Editor, FT中文网总编辑、《FT睿杂志》总编辑。2003年,加盟英国《金融时报》, 创办FT中文网,并出任主编。2008年7月,出任《FT睿杂志》总编辑。之前,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工作10余年。

屠光绍:适应新兴市场发展,共创商学院美好前景

众所周知, 现在全球经济仍然处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 经济复苏非常艰难, 应该说面临着很多挑战。在当前这种情况下, 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寻找下一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些战略和具体路径, 新兴市场也开始被大家所广泛关注。

最近二十多年来,应该说新兴市场的发展是全球经济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当然,以目前全球经济的状况,新兴市场要想继续在全球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比如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样艰巨的任务。但是我想,新兴市场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最重要的就是关于下一步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包括在全球经济平衡过程当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这既是解决当前经济调整和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更是新兴市场在今后能够继续保持在全球经济增长中贡献的一个重要战略。所以它是利在当前,功在长远。我想今天这场商学院院长论坛把主题定在新兴市场的商学院发展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一定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我看来,本次论坛的意义,就是我们商学院的教育只有适应了新兴市场发展的需要,商学院的教育前景才能够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本次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对于上海来讲也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衷心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通过我们的交流,通过我们的进一步合作,必将在推动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商学院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上海在进一步聚焦人才发展战略方面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屠光绍个人简介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党组副书记。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分管金融、监察、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档案等工作,协助分管财政、税务、审计工作。

Sally Blount:创新商学院发展模式

就在2 008 年, 美国的商学院在媒体上得到了很多忧伤的信息, 包括次贷危机和华尔街的忧伤信息。那时我知道商学院的教育是非常强大的, 但当时我不知道到底要怎样更好地改变世界, 只有能够更好地培养未来的全球商业领袖才能做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商学院来说, 应该去做正确的事情。我跟大家一样相信商学院的威力可以改变世界, 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 而且我相信在2 1 世纪也有很多内容是我们如何能够变得更加国际化, 包括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及交通大学能够在全球教育力量崛起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考虑商学院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对核心课程有更综合性的考虑。因为现在已经是2 1 世纪了, 这种变化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商学院应该更多考虑自己独立的模式,而不只是美国的模式。我相信你们都有很多机会, 有这样的经济实力, 也有更多人希望进行学习, 不要仅仅是复制美国的模式。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 也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办法。现在的科技不断发展, 我们应该将教学与科技更好地结合起来, 把我们的科技运用到我们的课程网络教育当中。我们还要考虑面对面的讲座, 就像今天这样的论坛, 也可以通过其它形式来开展。另外我还是喜欢这种不同的部门, 可以看到不同的学科, 当然也有不同的专业和师资力量的商学院。

Sally BLOUNT个人简介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院长。从1992年到2001年,Blount院长任职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2007年,纽约大学校长和教务长聘请她为全球学术整合问题的特别顾问。同时,她兼任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顾问委员会、巴西Fundacao DomCabral国际咨询委员会和印第安商学院理事会的成员。

责任编辑:EMBA办公室  廖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