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古楼 风华依旧—— 南洋公学中院

时间:2014.05.08 来源:EMBA办公室

从华山路上正门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中央大草坪如波的绿茵映入人们视野。环绕草坪北面的中院,是上海交大最古老的建筑,即目前唯一一幢建成于19 世纪的教学楼,也是上海交大百年校园的历史原点。

这是一座清水砖墙的西式建筑。三楼中央阳台外侧墙面上镶嵌着一块长2.5 米、高0.6 米的石板,镌刻着“南洋公学中院”六个庄严工整的大字,上面所贴的金箔残底犹在,四周还围有一圈藤枝蔓草饰纹。这块气势雄浑的楼铭牌,以及整幢建筑古朴、典雅的外廊式造型,入口踏步处的石制垂带和主楼梯上的雕花木饰等,都洋溢着19 世纪末的气息。

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创办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公学初办时尚无校舍,暂借徐汇附近的民居招生授课。学校创始人盛宣怀和公学第一任总理(即校长)何嗣琨几经考察,决定在现在交大的位置上购置地皮,兴建校舍。首先决定造的就是这幢“中院”。中院由公学监院、美国人福开森亲自设计并督造,光绪二十四年(1898)破土动工,历时一年,一幢三层楼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正式落成。东西长60 米, 南北深30 米, 高21.48 米, 建筑面积为4950 平方米,造价为49926.2 两银元,由招商轮船局、电报局集捐资助。近5000 平方米建筑,在当时中国这是一幢体量很大的建筑,属于“大手笔”一类的“作品”。建造中院的目的是用作中院学舍,故以院命楼,名曰“南洋公学中院”。

很大的中院,更是一个大的教育世界。设计者福开森在《南洋公学早期历史》一文中作了如下的描绘:“我的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把这些楼房建成只能供学校使用,当时有许多校舍常常被政府改作其它用途。……中院的教室可容纳三十个学生,即每个班级的半数。在中院的一楼设有一个食堂,当不再使用食堂时,可以穿过食堂使大厅延长;在食堂的两旁有教室。该院三楼是作宿舍用的,但是一旦有校外宿舍时,也很容易改造成教室。”当时的中院作为南洋公学主要的教学楼,除中院外,师范班、特班、政治班和公学的一些办事机构都曾使用过这幢大楼。如大名鼎鼎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01 年受聘出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时,就住在中院三楼60 号。他常常晚间约两、三位同学来宿舍谈话,讨论学业问题。中院集教学、办公、食宿于一体,如同一个浓缩的新学教育小社会,刻写下中国人自主创办近代新式学校的典型实践。

中院一楼的饭厅早上供应粥和馒头,午饭是在十二点钟,晚饭在六点。饭铃未响,饭厅门口就常常站满了学生;门一开,更形拥挤。八人一桌,四荤三素一汤,大家勺箸齐下,很快便碗底朝天了。

一楼还设有化学实验室,二楼全部为教室。随着学校的发展,化学实验室规模也不断扩大。到20 世纪30 年代,在中院一、二楼已有一个普通化学实验室,三个分析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微量化学实验室各一。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均极齐全,药品亦随时添置,以敷应用。三楼原先作学生宿舍。1927 年国民政府交通部下令停办中小学,原附属中学脱离交通大学独立建设,更名为南洋模范中学,中院遂成为大学教学及办公用房,是学校综合教学大楼之一。曾经,这里长期用作数学系和化学系的教室、办公室及冶化实验室。据管义怀学长《徐家汇生活回忆》中描述“上院中院除了文治堂、办公室及教室之外,还有各种实验室。虽然设置有毒气柜及排气设备,经常可以闻到各种化学剂及油漆的气味。”二楼东面那个宽敞明亮的工程制图大教室,一首学生写的新诗作了描绘:“怎敢说你平常貌不惊人,你可是最富有魅力。在你的胸怀又陶醉了,这么多的少男少女……风暖、花香;欢声、笑语,都在一个个铅灰色笔尖悄悄地凝聚。三角块、丁字尺,将渴求的目光轻轻划开,一丝丝、一缕缕……”

自南洋公学起,中院便成为孕育英才的摇篮。“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哀婉优美的曲子的词作者是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李叔同。他,曾就学于南洋公学特班,在中院留下了他遨游学海的足迹。著名新闻工作者邹韬奋以其对中国文艺和出版事业的杰出贡献,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赏:“在他的笔底,培育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他,先后就读于本校附属小学、中学,亦在中院留下了他勤奋求学的身影。此外,还有知名民主人士黄炎培、邵力子,著名学者谢无量,教育家孟宪承、廖世承、胡敦复,物理学家胡刚复,数学家胡明复,文学家陈源,影剧艺术家洪深,金石学家马衡,经济学家祝百英、沈志远,翻译家高尔松,当年都在中院学习生活过。交大历史上最早一起学生风潮“ 墨水瓶” 事件便发生在中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班文课教习郭镇瀛因其座椅上放置的一只小小墨水瓶而故意发难,校方开除无辜学生伍正钧,此举引起全校学生极大公愤,当即罢课集会,特班总教习蔡元培出面与校方沟通,但无果,遂有200 余名学生集体退学。这次南洋公学学生反专制抗争活动实属“中国学生社会一大劈头之大纪念”,得到了社会进步舆论的极高评价和大力支持。《新民丛报》评价说:“是舍己为群主义之托始也, 是尤为吾国学生社会之特色。”署名“爱国青年”的《教育界之风潮》一书则将此次事件喻为“一声霹雳”,称“公学革命,其中国革命之先声乎?”《苏报》还专门增辟《学界风潮》一栏,连续报导事件发生过程并刊载各界评论文章。

1925 年日本人枪杀顾正红事件发生后, 5 月30 日南洋大学大、中学生400 余人整队赴公共租界进行反帝演讲、宣传,并会同其他高校同学游行至南京路上,英巡捕公然开枪镇压,南洋大学附中年仅17 岁的学生陈虞钦身中数弹,英勇牺牲,另一个中学生吴恒慈也为之忧愤疯狂而死。直至今日,徐汇校区南侧草坪上仍旧耸立着“五卅纪念”石柱,上刻两烈士之名:“中弹穿肠而死者陈虞钦、愤激病狂而死者吴恒慈”。

解放前夕惨遭敌人杀害,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共交大地下党员、电讯管理系学生穆汉祥也有近两年半的时间(从1946 年春至1948 年秋)住宿在中院一楼左边的一间房间。1949 年5 月20 日, 穆汉祥与交大另一位学生史霄雯同时被难于闸北宋公园。解放后学校为两烈士建墓立碑纪念,陈毅市长还为墓碑题词:“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纪念的”。

岁月如流 , 往事如歌!

中院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沧桑变迁后,终究抵不住岁月风霜的侵袭。1962 - 1963 年学校花15 万元对其进行了大修,当时屋架木桁条已干裂,底层地板也已腐烂,窗体发生变形。在“左”的年代,这次大修不知谁作的主张,红砖砌筑、白灰勾缝的清水墙被整体抹上了一层砂浆。“南洋公学中院”的楼铭也被石灰覆盖了,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院再次遭到摧残,机修车间进了中院底层,东面还架起了行车进行生产。迈入上世纪末八九十年代,也有人想拆掉中院,建一幢“现代化教学楼”。终因学校重点已转向闵行校区,没有必要在徐汇校区新造教学楼,这样中院方才被保留了下来。

1998 年学校决定对中院进行大修。考虑到此幢建筑的历史价值,学校决定将之修归如“旧”,还其本来面貌。在工程接近尾声时,修房工人的那几把榔头在不经意敲打中,“南洋公学中院”的石刻楼铭牌从脱落的石灰涂层中豁然显现了出来,令世人得以重温百年风尘的历史信息。

中院依旧还是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