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四月,广西南宁的这次学习考察之旅,细细品之,纵有当地人文的新奇、组织接待的热情、以及北海旖旎的风情、课余活动的多彩,但有些记忆,总会在时间的冲刷后,像潮水般慢慢退去,而能留在记忆深处的,是回归到求学的本位,让人内心豁然却仍感意未能尽、有愿主动重温的智人思语,孟宪忠教授在移动课堂两天时间中有关取势、明道、正心、优术的精彩分享,于我,便是这次旅程中最深的回忆。
这是第一次听孟教授的现场讲课,不得不说,精彩之多,让人应接不暇,唯恐好的观点被自己疏漏或遗忘,于是每天课后即便已至凌晨我都会将笔记进行静心整理,反复体悟。感慨他所言三十年阅毕上万册书而造就之渊博学识;诚服他激扬文字洞悉世事而又极具乐观与启迪之过人睿智;景仰他吸纳古今中外之精华却并不“路径依赖”、时时适应趋势持续思变之求进姿态;敬佩他语重心长提点我们“所有的捷径都是弯路”、“把容易的事做好”、“心正则永续”的勤勉务实……那一刻,让我们受益的,不仅止于自己的事业,更可推展至更宽广的人生,我们每一次生活的选择,我们如何幸福而有意义的活着;那一刻,师即为师,而我,只想做一名安静且敞开的学子……
老师说,“学习如临海”,涉浅水者得浮萍,入中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珠贝。又言,人生只读两本书,一本是学校的书,那是小书,一本是自然与社会人文,那才是大书。我于是更坚信,自古人生,学无止境,无论你身处何职,身处何处,身处何阶段,学习,总能帮助我们深思且自洁,学习,总能给我们的生活开启另一扇窗。
回归到当前我们生存的现实环境,法治的缺失和体制的束缚,让真正想用心做事的企业或个体越来越难,但即便同在“夹缝中求生存”,每个企业都有权利选择一种可被传承的精神,每个个体更有权利决定自己处世的价值观念和姿态,向左还是向右,确值得深思。老师教导我们,“心正则业正”,这是从企业的角度,而“心正则心安”,这是从个体的角度,我想,相比前者的口号感,也许后者,更能提点和规限人们的取舍。散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心安”是个支点,企业如是,人生如是。
然,我们希望生活总为我们留有一扇窗,那是对“出路”的探索,追根溯源,还是得心中先有梦。有梦方有追求,只是有时候,我们也的确会在膜拜伟人的时候感慨自己的渺小和梦想的遥不可及,于是也会开始怀疑努力的意义,但正如师之所言,“当我们把理想设定为触摸星球,即使登不上真正的星球,但至少也可以多跳几个高,不至于在原地打滚”,让人瞬间豁然。多么达观的智慧,实在值得我们在追求梦想的征途上常自勉励,观照内心。
两天课程虽短,品味却悠长。也许这只是一次课堂,不同的是我们探讨了一个多元的主题。获与不获,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我想我不会忘记,在美丽的南宁,我曾如此享受,只简单做一名求知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