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安泰EMBA名家论坛(人文系列):陈丹燕《上海—传奇的,孤独的,生机勃勃的城市》 时间:2013.09.10 来源:EMBA办公室

【安泰EMBA讯】2013年9月7日晚,著名作家陈丹燕女士走进交大安泰EMBA第109期名家论坛,在安泰北楼201做了题为《上海 — 传奇的,孤独的,生机勃勃的城市》专题演讲。本次论坛由交大安泰EMBA办公室主办,《品位》杂志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和明(交大安泰EMBA2013春1班学员)主持。

陈丹燕女士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金奖,奥地利国家图书奖,作品被广泛翻译。1990年以前的创作以儿童文学和少女题材为主,之后开始成人文学写作,写过多部关于上海的著作,如《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等。“我的父亲来自广西,我是跟着父母搬到上海来的,我到上海的时候快4岁了,所以说我是上海的移民,我并不是土生土长在上海的。”一开场,陈丹燕女士就道出了自己与上海的渊源。

在整场演讲中,陈丹燕女士以老照片呈现的形式,将她眼里上海的面貌、发展、原罪娓娓道来。她将那些与上海几乎同时开埠的远东城市与上海做对比,孟买、新加坡、澳门、广州、香港等,其实很难从老照片中做出精确的区分,洋行办公室、仓库、码头、河岸线,这些都是100多年前远东贸易城市共有的元素,“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业城市运作法则,上海的发展,外滩的发展,都充满了商业的味道。”

“洋泾浜”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可是很多人对于它的由来却不甚了解。“洋泾浜是上海外滩租界华界的界河,当时华洋分居,外国人靠洋泾浜里边,外国人不去华界做生意,中国人也不可以在外滩做生意,就在河上做买卖,当时说的就是洋泾浜英语。”陈丹燕女士又从自身实际出发,列举了不少洋泾浜英语产生的笑话,使得现场笑声不断。20年代以后,洋泾浜英语在上海的地位急剧下降,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到英国求学,洋泾浜英语只被少数工人、保姆、车工使用,被认为是没有教养人的语言。

“了解一个城市,你除了知道她的发展与传奇外,更需要知道她的伤疤在哪里。”透过第三组老照片,陈丹燕女士向听众揭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原罪所在。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由于殖民的关系,上海人一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历史,他们花了65年的时间才将这个标牌取下,但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如何调和这种矛盾的感情?“对于外界传来上海人崇洋媚外的声讨,他们不服气,外滩公园于1926年重新开放,工人运动在上海率先发起,这些都是上海人争取的,在看到现代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人阶级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聋哑过、屈辱过,这是上海这片土地的特点,我们需要铭记。”伤疤易结不易揭,每所城市都有她的归属,这是一座城市的敏感与坚强所在。

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陈丹燕女士的《上海的金枝玉叶》一书自出版以来就深受读者欢迎,上海女人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上海的鲜明符号。不少听众表示不理解,陈丹燕女士这样解释,上海从一个小渔村“进化”成发达的通商口岸城市,随即涌现的诸多服务行业,如护士、电话接线员、保姆等,使得中国最早的职业妇女出现在上海,经济上的独立,促使上海妇女追求平等的社会地位,上海商业而自由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上海女人的别具一格。

上海话的逐渐消失也成为论坛当天听众们讨论的话题,陈丹燕女士认为,上海话幽默、风趣,尤其是对于市井的描述,生动形象,不少上海话还投射着历史的影子,但由于上海话没有很强的书写性,随着世界趋同形式的加剧,方言的纯正性也慢慢丧失。

上海,一座传奇的,孤独的,生机勃勃的城市。陈丹燕女士坦言,上海演绎了从小渔村到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传奇,但同时她又是孤独的,不合群的,长期的殖民经历留下的哑巴文化,不敢声张,不敢诉说委屈,“上海,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她也有感情,对于一个心里有殖民创伤文化的人而言,你很难要求她非常乐观、开朗、从善如流。”与此同时,上海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她又是商业、自由、文明、平等的代名词,岁月的沉淀,促使上海磨合成一套独立的公民制度守则,亦生机勃勃地向世界展开自己的臂膀。陈丹燕在讲座现场用她细腻的叙述方式向听众分享了她关于上海的认知。

交大安泰EMBA名家论坛强调海纳百川,自开办以来曾邀请过许多行业内有影响的企业家、教授、学者走上交大安泰的讲台。此次推出人文系列的主题演讲,既可丰富名家论坛的内涵,亦让校友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从而在交大这所综合型大学的历史底蕴中培养出独特的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

供稿:EMBA办公室 徐 静
摄影:EMBA办公室 徐 静
责任编辑:EMBA办公室 田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