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发展都市圈与建构城市群,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 ∣ 上观新闻

时间:2019.03.29 来源:EMBA中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次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笔者以为,这不是巧合,后者对前者的实施,有着操作层面的现实作用。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细心的同志会发现,“城市群”一词在“规划纲要”的文件标题中被删除了。这当然不是有意回避城市群这一发展形态,“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该区域“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那应该作何理解?我的看法是,粤港澳大湾区,既是城市群,又是区域(湾区)经济,也是两个以上都市圈的组合体。从都市圈的视角,研究、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比城市群更加具体而微的意义。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何谓城市群和都市圈?

“指导意见”对此的回答是:“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指导意见”还指出,尽管“近年来,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但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认为,现阶段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有着三个方面的要义,即空间范围、产业(创新)生态和协同发展,需要有关各方着力关注和推进。具体地说,就是明确相关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从进一步提高交通一体化水平入手,为区域一体化提供基础性条件;构建内在于产业生态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城市间分工和市场一体化水平;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水平。

一、关于空间范围

都市圈总是有着一个围绕某个中心城市(超大、特大或大城市)的物理空间。在中国的现行体制下,确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但这是必须做的,否则,我们在什么范围谈一体化呢?

而且,都市圈的物理空间,是有国际通行的原则的,即“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不过,特别需要强调,这里的通勤工具,主要是指轨道交通,即地铁和轻轨,一如“指导意见”所指出的:“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地铁和轻轨的1小时通勤圈,其范围自然包括了相应的公路网和公交线网。

这里,轨道交通是否包括高铁呢?从上海至南京,乘坐高铁复兴号直达列车,1小时可从上海虹桥到达南京南,但是,如果加上居住地点到车站和车站到工作地点的时间,就远在1小时以上了。

所以,高铁可以是通勤工具,但必须是指在更短时间上的乘坐,如香港西九龙到福田或深圳北,分别为14分钟和17分钟。这就是说,上海和南京不在同一个1小时通勤圈范围的都市圈,香港和深圳则在同一个1小时通勤圈范围的都市圈。

都市圈的物理空间,不同于以行政区划界分的空间范围,它是具有一定弹性或张力的,亦即某个城市(镇)可能在一个都市圈的集聚和辐射范围,也可能同时在另一个都市圈的集聚和辐射范围。

笔者在长三角城市群调研,发现某些地理位置特殊的城市,会同时受到两个以上都市圈的影响。例如,江苏省宜兴市,它和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空间距离大致相等,它可能同时是这三个都市圈的一部分。当地的同志告诉我,尽管宜兴离上海的距离稍远于南京、杭州,但其经济与上海的联系更加紧密。

所以,既要明确一个都市圈所涵盖的行政区划,加强其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力度,主要是建立在轨道交通基础上的交通一体化建设,又要在相邻地区加强与周边的各种交通连接,在更大范围促进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

二、关于产业生态

如果说1小时通勤圈构成了都市圈的边界,那么产业生态(圈)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这里,产业生态主要包括创新生态、产业体系、产业链和营商环境等要素。而且,正是因为一个都市圈的创新生态、产业体系、产业链和营商环境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才有了奔走于1小时通勤圈的广大从业者,他们是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指导意见”主要从“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和“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两个方面,阐述与产业生态有关的内容。“指导意见”指出:“以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为重点,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营造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

这里,产业高端化发展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是现代化都市圈产业生态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今天我们所说的产业生态,其核心要素是创新生态,唯有创新生态的健康发育,才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较快发展。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借用了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生物学中,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是由一个群落的生物体相互作用及与环境的作用所构成的。人类社会的产业生态系统,是人的创造力、商业智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投资资本,以及其他要素,以某种特别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萌发出新想法,研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并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行业。

如果说适合创新创业的主体总是小众人群,能够成功的创新和创业项目总是凤毛麟角,那么,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就决定着成功率的高低。所以,我们说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是一个现代化都市圈的命门。

三、关于协同发展

如果说都市圈产业生态主要是市场主导,那么都市圈协同发展就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协同发展的问题有三个层面:首先,规划先导和引领;其次,健全体制机制;再次,落实具体制度。

在经济社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都市圈规划一方面不断调整原来的不合理设置,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将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的新元素,放到一个或若干个特定的空间,或先行先试,或重组融合,产生增量意义上的动力和价值。

现在提出的大湾区规划,将突破单个城市的行政区划,以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进而产生积极的作用,如减少土地低效开发,提升中心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的功能等。

与产业规划相比,政府编制区域规划的作用相对正面。其原因是,区域规划和发展的主导者和行动者,本来就是各级政府。政府可以通过区域规划,为科创资源和新兴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指导意见”指出:“以强化制度、政策和模式创新为引领,坚决破除制约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科学构建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推进都市圈发展。”体制机制是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环境和社会治理一体化等——的基础,所以要“加快构建都市圈协商合作、规划协调、政策协同、社会参与等机制,凝神聚力推进都市圈建设重点任务落地。”

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才流动、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具体制度的落地和落实上。

关于人才流动,“指导意见”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公共服务要“以都市圈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为导向,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持续提高共建共享水平。”

生态环境则“以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源头防治为重点,强化生态网络共建和环境联防联治,在一体化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共建美丽都市圈。”要制定定量的、可评估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协同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和趋势。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