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来到交大,在学校工作的3年多时间里,每一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踏实。从当初的助理研究员到现在的特别研究员、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每迈上一个台阶都倾注了自己大量的汗水和精力,每一点进步都让自己收获些许自信和喜悦。今天借“学者笔谈”这个思想的平台,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科研工作中初步的感悟。 做一个科研的理想主义者 人类的行为是由思想来决定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态度决定行动,甚至成败。作为科研工作者,从总体上来讲从事科研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认识世界,探求真理;但是对于一个人为什么要选择科研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理解各有不同。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解“《论语》心得”时曾提到一个故事,到现在我一直铭记在心,这个故事甚至促使我下决心做一个科研的理想主义者。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位十五世纪的宗教改革学家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巨大工地,所有人都在那儿汗流浃背地搬砖,他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去了以后就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回答他说: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嘛!他想了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去问第二个人:你在干什么呢?这个人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把手里的砖先给码齐,看了看跟他说:我在砌这堵墙。后来他又去问了第三个人: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跟这个人说:你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雄伟的殿堂啊!其实我们可以回头看一看,这三个人手中做的事情实质上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回答却反映出了三个不同的精神境界。我们可以将故事引申到科研工作上来。第一个境界是悲观主义者,他们把科研当成一份苦差事,眼中只见不停付出的辛劳,当下的辛苦确实是存在的。第二个境界是职业主义者。把科研仅仅当作自己的一个职业、一个职称,甚至一份薪水、一个饭碗,工作就是要对得起给你设置的科研岗位,只要满足科研的最底线即可,没有更高的追求。第三个境界,就是成为科研的理想主义者。也就是故事中所说的你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你都知道它通往一座雄伟而华美的圣殿。对待科研,我们心中要有目标,有判断,要有梦想,有激情,要有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在科研的道路上勇攀高峰,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实现科研理想。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这个世界上追不回来的有三样东西:射出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现今国内做科研的黄金时机。现在国内科研的硬件条件相比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毫不逊色,科研经费支持的力度也比较大。关键是人这个“软件”,我们一定要奋起直追,只有付出超常规的汗水,才能获得超常规的回报。科研就是超长跑,只要你坚持跑,就会超越许多人,可是只要你停下来,就会被许多人超越。我现在一直保持每天至少十二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趁自己年轻多做科研工作,多指导研究生。看着周围的朋友在享受惬意的生活,我有时也羡慕也心动,也会反问自己科研到底是不是一项苦闷的工作?每天早八晚十,往返于实验室、家和食堂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和诱惑太多。如果没有强烈的研究兴趣和强大的思想动力,估计一般人很难在科研道路上坚持下来。我们对科研保持着一份纯真的热爱,我们愿意在这上面花时间。那种为了得到一个好数据熬夜做实验的生活,虽然很苦很累,但是发现新现象和取得阶段性成功时的喜悦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得到的。苦中有乐和苦尽甘来的科研感觉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无穷趣味。当然青年教师也在经历一些“苦”,“青椒”们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生活水平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现在国家、上海市和学校不断推出诸多人才计划,加大对“青椒”的扶持力度。从国家的青年千人计划和优秀青年基金,到上海市的“东方学者”、“曙光学者”和浦江人才,最后到学校的特别研究和特别副研究员,这些人才计划都对相对有实力的“青椒”们提供了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我们青年教师唯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去,才能脱颖而出,变苦为甜,实现科研大发展和自己的人生价值。 执行力是关键 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无论多么好的实验构想,多么正确的决策,多么严谨的计划,如果没有高效的执行,最终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成功,执行力是关键,执行才是硬道理。我首先给研究生搭建好从事科研工作的实验平台,教会他们从事科研的基本知识,然后给他们非常明确的科研任务,让研究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按时保质地将科研设想实现出来,让研究生有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整个研究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执行合力。作为导师,要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就要做到两个字,一个是“领”,一个是“导”。所谓“领”,就是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我们作为导师的模范和带头作用;所谓“导”,就是要在“领”的基础上,把握研究生的研究大局和实验方向,及时与研究生讨论,共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实验难题和困惑,纠正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努力引导研究生朝着正确的科研方向前行,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顺畅。 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缺乏做科研的执行力,对导师过于依赖,畏难情绪重,设置科研目标时与导师讨价还价,完成科研任务时拖拖拉拉,做事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不能尽心尽责做好份内工作。对此,我比较喜欢用身教的方式来影响研究生,而不是用只对研究生有效,对自己失效的条条框框来约束研究生。我可以做到的,我相信我的研究生肯定也会受我影响而做到。每天早来晚归,辛勤工作,研究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间一长,研究生们也就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自己的科研时间,化“要我科研”为“我要科研”。人的本性都有点好逸恶劳,我对比较拖沓的研究生都是尽最大努力去教育和改变他们,让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科研任务,而不是去寻找借口。虽然每位研究生都希望轻轻松松走过研究生阶段,一次实验,就得到很好的数据,一次投稿,文章不用修改就直接被接收,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我告知我的研究生,如果读研究生的过程舒舒服服,结果就只能是苦涩不堪;如果读研究生的过程充满“痛苦”,结果就往往会芳香甜蜜。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可能现在看不到回报,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收到社会和生命感悟的馈赠。 良好科研执行力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我首先对每届新研究生进行入学思想教育,让其明确读研的目的,端正科研态度,树立正确的读研动机,定位和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努力在研究生阶段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在培养研究生执行力的过程中,我会抓住和研究生在一起的机会,多与他们沟通,尽力营造平等、独立和自由的沟通氛围。针对不同的研究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比如针对打算出国深造的研究生,让他们努力学好专业课程,潜心去做面向基础研究的纵向项目,争取发表高水平论文;对于希望毕业后去企业发展的研究生,则安排他们去做企业的横向项目,给他们直接与工业界接触和锻炼的机会。我一般会亲自带每位新来的研究生做一段时间的科研,使其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再让他们自己独立去思考和动手,这使他们能少走弯路,快乐科研。一旦研究生成长起来,我就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化发展。我还通过不定期的面对面讨论和定期的组会,对研究生的科研状态进行观察,对其进展进行实时的指导。同时我尽可能创造条件,让研究生出去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让他们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我要求每位出去开会的研究生,回来都要在组会中做参加学术会议的交流报告,传达自己的心得体会。 科研需要静心 事忙心不忙则临危不乱,人非我不非则身心自在。静心是做科研的基础。做科研工作,心态很重要。只有把心静下来,才能安心科研,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才能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大家也才能自发去完成自己份内份外的事。这里我想提及我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导师王建方教授,他从美国去香港工作好几年,居然没有去过旺角,用的手机还是那种最最“老土”的机型。他把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心无旁骛,真正达到了“心如枯井波不起”的境界。现在他的课题组科研做得非常好,每年都在化学和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很多高水平文章。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环境很好,我之前所在的物理系就有杨振宁和高锟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那里我每天都能见到老师和研究生们在忙碌地做实验或者安静地读书和思考问题。香港是繁华的大都市,灯红酒绿,诱惑众多,但这些年来香港高校却能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对心态的修炼,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 我深受香港中文大学的影响,到现在还能克服浮躁,保持淡定,合理安排时间,静心科研。我有时看文献和写文章会一连几小时沉浸其中,忘记了外界发生的一切,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我也会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和研究生们分享,让他们也静下心来做事。现在网络异常发达,每天有看不完的影视剧、运动赛事,有读不完的八卦新闻,打不完的网络游戏,更有网店上买不完的好吃好用好玩的东西。我让我的研究生在工作时自觉屏蔽网络,培养做完工作再适当娱乐的生活习惯,努力集中自己的科研注意力,把心灵放置在科研的反应釜中锻炼,直至“外界狂风暴雨,心中片尘不起”的真正静心状态。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面向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学探索前沿,我们交大青年教师应该牢记“选择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这句话,时刻不忘肩负的历史使命,紧紧把握战略机遇,相信一定能在交大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心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祝愿交大和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学者小传 杨志,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特别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99年、2002年和2005年分别在兰州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2008年分别在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至今。2011年获选为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和上海市浦江人才,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担任SCI期刊《Nano-Micro Letters》Assistant Editor和SCI期刊《ActaPhysico-ChimicaSinica》的特邀审稿专家。 主要从事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研究兴趣为:纳米气体传感器件;纳米太阳能电池;纳米电子材料的合成、构建、自组装和应用。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科技专项、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领域重点项目(合作申请)、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上海交通大学理工交叉基金(合作申请)和医工交叉基金(合作申请)等项目。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0余篇,论文被他引1000余次,H-index 学术指数是2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部分成果因其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被《Nature》出版集团所属刊物NPG Asia Materials等选为研究亮点和期刊封面论文进行报道和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