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里,万里扬其人与名字不大相像,一点儿也不张扬。在拓展团队里,他的话不多,小组讨论时,他静静地听,然后用最理性的方式平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想法是否被采纳,一旦决策已下,他会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水瓶”座的稳重性格彰显无余。
不过,十年前,他也做了件不那么“稳重”的“疯狂事儿”。刚毕业那年,他考入无锡工商局,端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金饭碗”,可是四年后,他却在家人强大的阻力下毅然“砸”了金饭碗,转而投身投资事业。“我虽然是稳重的性格,但实在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工作模式,希望自己的工作有挑战,而投资行业正是这样。”在工作转型后,他又开始继续投资经济和MBA的学习,为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严谨治学 出乎意料
一个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在开学典礼后这几天的团队建设模块中,万里扬更是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感受。可能是“水瓶”的独立、冷静因子还流淌在血液里,万里扬坦言,当时在好几所商学院里挑来选去,最终选择交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喜欢交大的严谨治学和丰富的课程设置。
然而,开学模块就如此严肃和严谨却是出乎万里扬的意料之外。“虽然早就知道交大以治学严谨著称,也做好了未来两年吃些苦的思想准备,但开学模块就这么严确实没有想到,这几天比上班还累。”话虽如此,但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身体虽累,心情愉悦,这一定不是真正的累。
不爱博士 更爱交大
在学习的路上,万里扬从来没有满足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是长期以来的状态。身为经济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的他说,“也曾经考虑要要读个博士,可是仔细想想,博士的学术性不一定适合现在的我,所以想清楚后还是决定读EMBA。”万里扬现在供职于三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实业公司,公司的产品以电缆及医药为主。作为董秘的他明白,实业公司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管理经验,尤其是在已经帮助企业实现了行业龙头地位及上市之后,因此,万里扬选择在忙碌几年后重新上路,他主要考虑的就是以实践为导向教育,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EMBA自然成为首选。
当前,中国的EMBA教育日臻成熟,可选择性加大的同时也增加了筛选的难度。万里扬的身边有很多朋友在读EMBA,学校也非常多样化,所以当得知万里扬要报读EMBA时,朋友们都七嘴八舌地提供自己的意见。但正如他当年决绝地离开公务员队伍一样,万里扬在选择学校时坚持自己筛选自己判断。这个缜密的“水瓶”男对选择的慎重让人瞠目,他不仅对交大的EMBA项目特色清晰明了,随口说出项目的使命、目标和特色,而且对其它学校的EMBA项目优劣势也能娓娓到来。他还发动朋友一起分析,从而做出更精准的判断与比较,一步一步缩小自己的选择范围。“我甚至连几个学校的俱乐部成立情况也当作筛选指标,全部做了比较。”喜欢踢足球的他,在拓展期间就已经把目光瞄准了交大安泰的足球俱乐部,他的话非常实在,“自己花了学费来读书,当然要仔细挑选,这也是对自己负责。”
用心学习 拓宽眼界
谈到工作,万里扬也颇有感慨,“过去的人生过的太匆忙了,所以后面打算停一停脚步,一方面静下心来学习,一方面也赶紧换个角度思考人生。”说完这句话,万里扬有些腼腆地笑了。
在工作过程中,关注自己的行业,关注自己的企业,恐怕是很多职场人士的常规思路。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又缺少了一种跳出行业看问题的思维和眼光?万里扬在谈到对未来两年EMBA学习的期望时提出,自己想要在这两年的时间内,跳出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环境,以及所处的位置,寻找一些答案。这个答案既是对于一些问题的追寻,但同时也是对于未来发展的一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