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宝惠:大陆台商请拨104
时间:2008.04.17 来源:EMBA办公室在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中,知性、认真,充满亲和力是这位104人力银行大陆事业群总经理程宝惠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从独自来到上海发展到找到自己钟爱的事业,在上海经历了6年寻梦之旅后,程宝惠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爱上上海,追梦上海 上海,是程宝惠从小就魂牵梦绕的地方。在上海生活,是她多年的梦想。她坦言,当初加入104人力银行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成立中国大陆事业总部就在上海。 程宝惠的上海梦由来已久。她的父亲从小在上海长大,对上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程宝惠很小的时候,他常常对女儿描绘上海的繁华。父亲口中的上海故事,让她从小就对上海充满幻想。直到1997年第一次来到上海,来到灯火辉煌的外滩。从浦西望着浦东,程宝惠不由得赞叹:“上海好棒!”“发展中的上海,很新鲜,一切都很有希望。”站在外滩,她萌生出亲身参与到上海未来发展中的念头。 尽管爱上了上海,但对于如何来到上海发展,当时的程宝惠还完全没有概念。在1997年前后,很多台湾人看好大陆前景,前来大陆谋求发展,第一批来沪发展的大多数是传统产业。和这些第一批来大陆的人相比,程宝惠从事的是网络行业,而当时台湾的网络业刚刚兴盛,多在本地发展。“和他们相比,我算是第二批来上海的。” 程宝惠说,直到2002年,她才下定决心来到上海,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届EMBA学员。“来到上海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本地的学校。我不选择国外的哥伦比亚之类名校读EMBA,而是选择交大,一方面是看中它的百年历史和上海本地优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结识上海本土的负责人,从他们身上学到本土的管理经验,使让自己快速融入上海。” 在追寻自己的上海梦的同时,她也一直在寻找自己钟情的事业。程宝惠最早在中国台湾灵智广告工作,又先后在24/7 Media、中华网等多家传媒机构公司供职,有着丰富的媒体经验。来到大陆后,她误打误撞进入英业达集团,从事了一段时间的电子业。直到加入104人力银行,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她的职业生涯又开始了新的角色转换。 职业转型,人生转型 每次转型,行业特质不同,带给程宝惠的感觉也不同。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网络公司她感受到的是活泼、创意、讲效率的企业文化:公司内部人人平等,CEO也可以直呼其名。进入英业达后,又发现电子制造业注重“伦理”,工厂里“阶层”分明,下级要给上级行礼并只能称呼上司的头衔,在企业文化上和网络公司有很大的不同。环境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程宝惠也不适应别人毕恭毕敬地称呼自己“协理”,对于别人的鞠躬和敬礼,军事化的管理不太习惯。到后来离开英业达,来到104人力银行继续从事网络业,程宝惠不由感叹不经历工厂式的管理,就不知道珍惜现在的幸福。 “我个人比较喜欢宽松的模式,但在心态上要像工厂管理那样。内心不放松,不能把方便当随便。” 谈到“东家”104人力银行从白手起家到10年后上市,成为中国台湾第一家上市的网络公司的创业故事,程宝惠至今仍然觉得倍受感动。“104”是中国台湾的查号台(同中国大陆的114)号码,寓意用户在104人力银行可方便、快捷和准确地获取求职或求才信息。从董事长创业时用自己的女儿做客服到目前在台湾网络招聘行业的占有率达到90%,企业之所以能成功,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不只找工作,为你找方向”为经营理念,用心为用户提供竭诚的服务。 在熟悉的行业和地区,有许多人脉与资源可加以运用;但当跨到另一个地方,过去成功的有利因素都消失了,这时候,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能力,就是成败的关键。程宝惠认为,自己选择了上海的EMBA,也为职业生涯带来了提升——2007年9月,凭借杰出的表现,她成为“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五十人”中最年轻的当选者。 发现差异,尊重差异 伴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寻找职业经理人从事管理。谈到港台和大陆的经理人各自的竞争优势,程宝惠认为,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经理人竞争优势在于国际观上。他们接受外来信息和出国的机会很多,台湾的国际观和国际化视野也相对宽广。如果把港台经理人再加以细分,台湾人的优势多在创意表现和促销手法上,而香港人的优势则在于餐饮服务业的管理经验和系统流程的逻辑性上,所以企业在用人时往往两者搭配,一个做实践,一个做战略。目前,中国大陆人才很大的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来自台湾的经理人。大陆海归经理人同样拥有国际化视野,加上自己的本地人脉、对中国大陆区域性、渠道和对城市文化背景的了解,让他们在本地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企业的择才范围已经逐渐不局限于是香港人、台湾人、新加坡人还是本地人,只要符合职位的需求,都平等相待。 然而,许多中国大陆职业经理人的劣势也成为企业招募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他们往往缺乏稳定性,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因此对企业文化认同和适应度不足。“当他不认同企业文化的时候,往往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 程宝惠说,她曾经在2004年的时候招聘过一名大陆“海归”精英,当时开出的薪资是月薪5000元。然而在一年以后,这名职员提出离职申请,给出的理由是“我的同学都是月薪10000元以上”。在程宝惠看来,中国大陆职员稳定性低的现象很大程度由于他们的期望值过高。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程宝惠对企业的人才观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企业不同阶段需要的人才类型也不同。企业建设初期需要创业型人才,他们有战斗力、能吃苦;稳定期需要有规划、战略能力的管理人才,保证系统化建制流程;企业成熟时则需要各种人才,其中最重要的是HR。当面临人员结构老化、员工动力不足的窘境时,人事部制定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训、薪酬福利和激励机制才能留住优秀人才,吸引新鲜血液。”谈到一个企业的领导人需要的特质,程宝惠认为对下属充分授权的领导才是好领导。“曾经有领导人说过,作为一个领导人,第一需要懒惰。” 程宝惠笑称,一个太过勤劳的领导人会看不惯很多事情,导致对下属干预太多,连保洁阿姨怎么倒垃圾都要管管,做下属的怎么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呢?“第二要会用人。确认哪些主管是不可或缺的,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放在什么位置,他们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宝贝。“第三需要EQ(情商)高。”程宝惠说了个笑话,称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领导会影响到下属的情绪,“和这种领导工作就和谈恋爱一样,每天都要担心对方的情绪怎样。” 在工作时间以外,程宝惠爱好音乐,经常会和朋友一起去看演唱会。到了节假日,她还常常去参加各种与企业相关的活动聚会,并在“1881台湾职业妇女联谊会(18到81岁女性都可以参加的非营利民间组织)” 担任副会长,服务从台湾来到大陆的女性,帮助她们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工作问题,还组织募捐在云南建立希望小学。 喜欢交朋友的爽朗个性和帮助别人找到人才或者工作的成就感,使得她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喜欢和人打交道。谈到自己选择的人力资源行业,程宝惠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适合自己的性格。“工作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能够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帮助到人真是一个很好的感觉。这和卖产品的感觉大不相同。” 在大陆工作久了,程宝惠很想四处走走,休息一个礼拜,去一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任何电子产品的地方。说到这里,程宝惠的目光开始变得遥远。“我想去很多地方,可惜因为工作没有时间过去。” 程宝惠在上海找到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找到了自己梦想的人生。“上海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乡。每次回到台湾以后,都会很想念上海。” |
——转载自:《华人世界》2008年2月号 总第125期【《华人世界》网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