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2013届毕业生感言——吴昕
时间:2014.03.13 来源:EMBA办公室提问:时光飞逝,转眼间EMBA学习就要告一段落,今天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在这两年里的一些感触?此时此刻的心情又是如何?
吴昕:这两年回想起来感触还是蛮多的,当时进学校的时候还有点懵懵懂懂,不知道这两年到底能学到什么。而两年下来我觉得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同学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这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基本上这两年学到的知识,一半是来自于课堂,另一半来自于同学之间的交流,两年下来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一下子变得特别宽广。
今天毕业,心情很高兴,特别开心,终于把论文完成了。也希望毕业后可以与大家继续通过其它方式融入后EMBA的学习和工作中。
提问:两年前是怎样一种动力让您选择交大安泰EMBA继续深造,两年后的今年您对于我们项目的发展有哪些好的建议?
吴昕:交大是我一直很仰慕的百年学府。本科没有机会考进来,毕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主要是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瓶颈,事业做到一定程度,但做决策时都凭经验,公司小,人员少,大家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慢慢地公司大了,人员也多了,不管是从业务还是人员和销售的管理上,我们慢慢认识到只靠经验没有办法再管理好整个公司了。另外,我原来看过一篇报道,说在印度这个国家基本70%以上经商的人都受过系统化西方管理学的教育。因为我是学工科出身的,所有觉得也有需要对自己的管理学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提升,当时又一直很仰慕交大,所以就选择了交大。
交大EMBA已经走过了十余年历程,我们现在通过一些后EMBA团体和其他商学院的同学也会有一些接触,其实也会想不管是交大还是其它商学院的EMBA,到底最终会走向哪里,因为它的发展和企业发展是一样的,未来一定会遇到瓶颈。它的出路应该就在于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升,需要通过创新提升转型来实现EMBA项目一步一步地发展。
提问:作为优秀毕业生,您觉得是怎样一种努力让您得到了这一荣誉?
吴昕:我这人比较热情,参加户外俱乐部,参加戈壁挑战赛等等,希望用自己的付出、热情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另外,因为在班级里相对来说我比较年轻,又是上海人,想多一点机会去服务比我年长的师兄们,用自己的努力,让班级这个大的平台,让所有同学都能够融进来。我觉得很多时候不用太计较多做一点、少做一点,只要大家能够在一起,那就是很开心的事情。
提问:回忆两年的学习时光,您觉得自己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
吴昕:最大的收获便是收获了一群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当中肝胆相照的兄弟和姐妹。
印象最深的是我代表交大参加第七届戈壁挑战赛,当时我是A队,A07号。最后一天跑到终点的那一刻感觉是最激动的,因为很多人在旁边喊:“交大安泰的、交大安泰的又跑回来了。”当时有一种自己融到交大文化里面的感觉,非常地自豪。代表着交大来参加这样一场比赛,而且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荣誉感。虽然身心很疲惫,但那时人就像打了肾上腺素一样,非常兴奋,很开心,也很激动。
提问:您已经或愿意参加哪些校友组织活动,或愿意推动哪些校友组织的成立与发展,也请谈谈对于后E时代的建议。
吴昕:我现在参加的校友组织比较多,主要精力是在户外,包括新成立的帆船协会、篮球协会我都有参加。后EMBA学校可以通过这些校友组织的平台,把更多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团结起来,不仅在生活上,同时助力他们在事业上的发展。我觉得交大现在整个校友组织发展得越来越好,各种校友组织也越来越多,未来趋势非常看好。
后EMBA时代我觉得需要把这些资源系统化地整合在学校平台内,而且不仅是校友组织的各类活动,还希望能够有一些提升类课程,比如专项对于营销类、财务管理类、企业战略决策类的专项后EMBA课程,定期让校友们能够回来参与到这些课程里面,得到提升。
提问:值此元旦佳节刚过,马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想请您对自己母校未来的发展说一些寄语。
吴昕:我希望交大安泰经管学院能够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马年越办越好,继续拿到本土EMBA项目的第一。同时,我希望EMBA项目能够在未来有一个大的转型。因为我想过几年再回来读书,如果未来交大除了现在的课程体系之外,能有新的补充,可能以后还会再选择。
——吴昕
上海玉安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1春季1班
供稿:EMBA办公室 廖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