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EMBA台北故宫博物院包馆学习——台湾人文艺术之旅
时间:2012.03.20 来源:EMBA办公室2012年3月17-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EMBA台湾校友会协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赢利模式菁英邀请赛暨安泰EMBA台湾人文艺术之旅”在中国台北举行。3天来,同学们探访了国父纪念堂、林语堂故居、张学良故居-禅院等重要历史文化故地,3月20日晚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包馆学习,更是堪称本次文化艺术之旅的华彩篇章。 本次台北故宫博物院活动是3月20日晚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门为交大安泰EMBA一行开放。系列活动以两岸师生交流晚宴拉开序幕,100余位首先来自交大安泰和台湾政大等两岸EMBA师生共聚以清朝乾隆皇帝的书房命名的故宫内餐厅“三希堂”,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商学院EMBA执行长杨建民教授、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EMBA战略管理课程教授孟宪忠、EMBA金融学课程教授费一文等出席。在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伴随着琵琶、古筝、二胡、笙等演奏出的中华民族古典音乐,两岸EMBA师生进行了热烈、充分的交流。 | ||||||||||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可追述到上世纪30年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北平故宫等地存藏的珍宝南迁。在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主持下,经过挑选、造册、编号、装箱,迁走故宫博物院古物约20万件。南迁古物暂存上海,抗战前夕运到四川,抗战胜利后又迁回南京,1948年又从南京迁往台湾。 台北故宫博物院启建于1962年,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中国宫廷式设计,外观雄伟壮丽,背负青山,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菁华所在。伫立在院前大眺台上观瞻全院,令人恍若置身北京故宫;而紧贴博物院的是覆盖浓密树林的陡峭山势,又令人宛如站在南京紫金山麓。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各有千秋,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 | ||||||||||
宁静的夜晚,百余位两岸EMBA同学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首席讲解员的解说下,凝神静气地驻足、观赏,一件件难得一见的精美青铜器、瓷器、玉雕、书画等,令同学们深感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镇馆三宝“翠玉白菜、毛公鼎、肉形石”、汝窑的唯一传世杰作无纹片“天青无纹水仙盆”、天下排行第二行书的 “颜真卿祭侄文稿”、与王羲之兰亭及颜真卿祭侄并列三大行书的“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绝世精品,给了同学们极大的精神享受。 部分国宝精品分享如下: 汝窑唯一传世杰作:天青无纹水仙盆 | ||||||||||
| ||||||||||
![]() | ||||||||||
镇馆三宝 | ||||||||||
![]() | ||||||||||
颜真卿《祭侄文稿》 | ||||||||||
《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 “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 | ||||||||||
| ||||||||||
通过台北故宫博物院包馆学习活动,师生们不仅尽情饱览了这座历史文化宝库,也与台湾EMBA同学尽情交流,两岸师生的情感也在“精神盛宴”中达到了水乳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