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希仁:勿让浮名羁绊《学者笔谈》

时间:2012.08.07 来源:EMBA办公室

我们将陆续推出一批安泰学院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 年轻人眼光要放长远,不要为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心灵,要坚信自己学到的东西在某一天一定是有用的。

■ 科研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地积累。

■ 不管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学会学习,将会受益终身。

■ 创造性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培育而成,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引导尤为重要。

■ 在追求理想和成功的道路上,只要努力,一切都会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1967年,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一直憧憬着为祖国的“原子弹”事业而奉献终身。后来,我被分配到湖北省大冶县的一个小钢铁厂当了一名电工。在特殊的年代里,岁月蹉跎,然而我却未曾放弃过希望。回顾我的人生,我暗自庆幸:我并没因艰难困苦而放弃理想,也没因虚掷光阴而碌碌无为。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有一个信念推动我们不断前进,那就是坚持;有一个习惯贯穿我们成功的始终,那就是学习。

从“原子”到“沙子”,如何改变?

如今的社会,浮躁风气渐行渐盛。一部分学生受到当前浮躁之风的影响,有的只想拿到学位证,不愿意专心做学术、搞科研。我一直跟学生们说,“年轻人眼光要放长远,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心灵,要坚信自己学到的东西在某一天一定是有用的。”我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大学毕业后,我从一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来到小小的炼钢厂里当工人,面对从“原子”到“沙子”的落差和日复一日繁重的体力劳动,我迷惑过,但我没有沉沦。我的头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国家以后将来的建设和发展,一定会需要更多知识和人才。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国家需要我在基层,至少我还能学好控制眼前的炼钢炉,做一个工人也能一样生活。一开始,我并不懂电工知识,因为大学里学的是物理数学,对于自动控制、电子电气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只好找一些控制理论、电子电工等专业书籍,等到白天干完活、晚上开会之余,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阅读,认真钻研学习。十年里,我还一直坚持了英语学习。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我从理论物理跨专业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控制理论研究专业。1980年,我受中科院派遣,赴美国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自动控制专家何毓琦教授。我时常跟我的学生讲,不要抱怨现实,而要思考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你是否已经做得足够好?

科学研究是一项对人类发展意义深远的事业,从事科研,尤其是基础性研究,一定程度上是一项周而复始、繁冗枯燥的工作,即使是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也要花费99%的努力。

能坚持最初的理想不断攀登科学巅峰的人寥寥无几,正因为稀少,所以才弥足珍贵。我相信,这世上谁也不比谁更聪明,也不比谁更笨。要想做出满意的成绩,首先必须对你的研究课题充满兴趣和热情,目标要远大,但又要脚踏实地地去做。要认识到在科研的道路上,你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和挑战,然而正是由于这些,你的研究才变得更有趣。

“你有没有自己演算过?”

我从少年到成年的教育是在国内完成的,除了在美国的工业界工作了7年,我其余的大部分学术生涯是在美国和香港度过的。1984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我又在那里和其他几个学校做了几年的博士后、讲师和教授。在国外的求学和科研经历,让我感觉到,成功不仅要靠勤奋、毅力和坚持,更要注重学习的方法。

“如何学习”是个重要的问题。以我对美国高等教育的了解,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哈佛和麻省理工在培养方式上相差很大,哈佛更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希望学生享有独立探索的自由;而麻省理工对学生专业课程的要求很高,大小考试不断,以保证学生在某个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拥有比较高的水平。但两者有个共同目标,那就是教育学生学会独立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学会学习,将会使你受益终身。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就很重要。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创造性地运用诘问的方法来启发民众的智慧。他会运用一系列的问题协助一个人或一群人来判断他们的信念,例如神或正义是否存在的问题,并从他们的回答中寻找漏洞加以击破,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在这种方法下,民众会慢慢思考该如何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找到答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说,他的导师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米,费米每周都要找他讨论问题,让他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寻找答案。有一次,费米问李政道太阳的中心温度是多少?他回答说大概一千万摄氏度。费米就问:“你有没有自己演算过?”他说:“没有,因为计算比较复杂。”费米告诉他,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才能去检验接受别人的结论是否正确。

我以前指导的一个学生,毕业多年后,有一次在与他的学弟学妹交流时曾说,曹老师指导我们做科研,就是经常把我们叫去回答他的问题。一开始我们特别害怕被他叫去,因为总是回答不出来他的问题。他就叫我们回去研究再思考。等到我们找到答案的时候,回头一想,就觉得原来这些问题本来应该是自己提出来的。时间久了就知道怎么做研究了。

如何写文章、做报告

我的导师何毓琦教授曾说,要想在成为一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蜚声世界舞台,必须要尽早建立你的国际学术声誉,让全世界知道你是谁。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优秀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在学术会议上做演讲报告。练就一身写文章、做报告的本领,就不愁“无人不识君”。

写文章、做报告就像讲故事。做一个好的报告,就跟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样,不但能使一般的听众能听懂,而且同行专家又会有深刻印象。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便是我也不敢说从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来,就能把我做的研究讲给他听,使他明白我做的是什么研究。可是这不妨碍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如何才能把深奥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清楚明白?就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的练习和修改。首先,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是基本的要求。其次,做报告要简洁扼要,ppt要精简凝练。第三,一定要表达清楚,反复练习。让报告清楚明白,不浪费别人的时间,是我们最起码应该做到的。

2008年,我受邀在IFAC大会(由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组织的、每3年召开一次的世界大会,是国际自动控制领域最顶级的国际会议之一)做一个大会报告,为此,我准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期间,不断地自己修改,请专家同行修改,最后报告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手上有一个好产品只是成功了一半,把这个产品推销出去,甚至把自己推销出去,才是成功的另一半。如果你能开创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并能使别人相信这是最前沿的研究,那效果会更好。

何为创新精神

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技术创新,各行各业都在加紧创新的步伐。从事科学研究,创新精神是必不可缺的。创新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按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教授的总结,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求具备敏感性——迅速发现问题,指明探索方向的能力;开拓性——多方吸收有用知识,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能力;灵活性——不墨守成规,发展与常人完全不同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原创性——提出新颖独特解决方案的能力。创造性强的人不怕失败,不计得失,敢于承担风险,坚持到底,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创新精神的获得,首先是建立在人类的天性——“求知欲”上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首要的是对所研究的领域保持长久的好奇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

对我来说,探索未知的世界是一种享受,就是现在到了我这个年纪,如果有一段时间,我的脑子里没有在探索思考我所未知的问题,我就会感觉生活缺少了些什么。对科学探知的欲望,除了自己对它的好奇和热爱之外,也来自于发现成果的欣喜。这种成功的喜悦体验,支撑着我们渴望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渴望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在好奇和好学的基础上发展想象力、联想力。创造性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培育而成,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引导尤为重要。不管多小的小孩,也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生也可以有创造性的发现。有些东西也许不那么深奥,但对孩子们来说是他们自己创新研究成果,这些东西应该受到很好的鼓励,要保护好小孩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我在招收研究生面试时,常会问一个问题:在你的本科阶段,有没有什么东西是你自己的发现,而不是教科书上现有的?

创新又必须建立在已有而且是扎实深入的知识基础上。科学的发现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善于学习和鉴别,掌握了前人发展的全部关键知识,又不盲从,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抓住机遇,实现突破。我所提出的随机系统学习与优化的统一理论,和基于灵敏度的随机系统优化的性能分析方法,解决了网络通讯、物流优化、经济金融等领域多目标优化中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使这些科学的交叉研究成为了可能。这些研究成果其实是我几十年对各类学科知识的总结和融会贯通,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勿让浮名羁绊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是杜甫的人生信条,“细推”意指要仔细考察,重视学问本身的研究,追求真理原本就很快乐,倒不必拘泥于你是否能得到何种世俗的浮名。这也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境界。

现在这个社会,不管什么行业、什么岗位,只要做得好,总归是有回报的。不要在还没有努力付出之前,就想着要得到什么回报。在追求理想和成功的道路上,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会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我们国家现在还在转型过程中,科研机制、人才评价体系、学术氛围跟国际上还没有完全接轨,年轻人有时会觉得无所适从。但我希望年轻人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权衡轻重得失,看清形势和方向,把重心还是要放在做学问研究本身上。当然,也要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跟上转型的步骤,打好基础才是最关键的。

我还希望年轻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负责任的人。要想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人,首先必须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常言道,吃亏是福,好心有好报,我是很相信这一点的。

学者小传

曹希仁,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82年、1984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的工程硕士、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曾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马塞诸塞大学Amherst 分校任教,并在马里兰大学College Park分校、圣母(Notre Dame) 大学等校任访问教授。1993年作为教授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工作,2005年成为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首批讲座教授,1999年起任该校网络研究中心主任。

曹希仁教授为IEEE Fellow(1996)、IFAC Fellow(2008),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IFAC杰出服务奖(Outstanding Service Award)及多个国际学术机构颁发的杰出文献奖等诸多奖项。

曹希仁教授在离散事件系统摄动分析和随机系统基于灵敏度的优化等领域作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为离散事件系统摄动分析的共同创始人,所提出的数学模型目前己在国际上成为该领域标准。

曹希仁教授曾任IEEE控制系统学会会士评审委员会(Fellow Evaluation Committee) 主席,国际自控联盟 (IFAC) 系统与信号协调委员会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杂志“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s”(Springer)主编。已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发表专著3部,获得美国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