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 LU, Ming

时间:2017-12-21 来源:EMBA办公室
c72c83cf08a535e863bef5f93e3e0353.jpg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

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


1、从经济体量来看,无论如何,上海及周边的地区都会形成一个事实上的“上海圈”。这样一来,上海将衍生出三个相关的概念,第一个是上海市中心,第二个是上海的行政管辖范围,第三个是在经济上的“上海圈”。随着上海经济体量的增大和辐射力的日益增强,“上海圈”的概念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市场力量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上海的行政管辖边界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将会弱化。
 ——陆铭教授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尽早制定上海经济圈规划”的观点 

2、人口的流动是跨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的配置,到目前为止没有跟人口流动趋势一致起来,未来应该在这个方面突破。在推行上述政策应坚持三大原则:一、自愿原则,不能在征地过程中采取强征的方式。二、在交易中,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或宅基地对应的指标使用权要有充分的市场评价,不能按照此前采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偿的方式。三,一定要以农民工在城市实际具有稳定就业和社会保障为基础。
——陆铭教授接受《东方早报》采访题就城镇化土改问题发表观点 

3、我们不能说上海人口密度太低,但也得不到上海人口密度太高的结论。即便上海维持目前跟东京接近的人口密度,未来人口的增长可能也不一定在上海核心区,周边可能有很大空间容纳新增人口。考虑到东京出现人口重新回到市中心的趋势,也许未来一段时间里,上海会经历一个市中心人口下降又回升的阶段。
——陆铭教授在《东方早报》上就城市化问题发表文章 

4、北京已经出现严重的城市病,这是不能否认的,但出现城市病问题时不能只把疏散产业和人口作为唯一的解决办法。如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往小里做,而实际人口是按照市场规律,这样的发展方式会进一步加剧十年以后中国的城市病
——陆铭教授在在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发表观点

5、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在2003年-2008期间越来越快,之后,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滑。从表面上看,这是非常典型的经济周期的现象。但是,这只能说是表面的。(文章链接:http://opinion.jrj.com.cn/2016/11/18162721727357.shtml)

——文章来源于《FT中文网》,2016年11月18日

6、“中国经济的未来是空间重构”,这个词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经济的资源如何在各个地方进行配置,会影响到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前景。中国今天的空间资源的配置用一句话来总结,叫人往高处走,资源往低处走(文章链接:http://www.sohu.com/a/208859990_683350

——文章来源于《搜狐网——财经》,2017年12月6日

7、用行政手段来调整人口的“素质结构”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为控制城市低技能劳动力数量只会抬高生活服务业的成本,危害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竞争力。在运用行政手段控制城市规模的过程中,让一部分公民更多地承担城市规模带来的成本,另一部分更多地享受城市规模带来的收益,那就有违市场经济的公平性,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违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文章链接:http://emba.sjtu.edu.cn/news/media/33254.html

——文章来源于《商业周刊(中文版)》2017年12月15日